星期六, 六月 24, 2006

《三家巷》读后感

今天读了欧阳山的《三家巷》,在第二卷第五章咫尺天涯中,讲到周炳和陈文英在码头送李民天回广州。 李民天对现实极度的失望而改变以往的政治理念--或者说对政治漠然处之,以周炳的话来说就是放弃了真理,放弃了革命。 李还劝周放弃政治上的执著,去从事学术方面的工作。在我而言,我是很赞同李的观点及做法,远离政治。作者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,主人公自然不能是这样的立场。 但是假如设想自己是故事里的人物,你会怎样选择呢? 书中,主人公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中,我不能说有什么不对,相反,我很敬佩。对于这样的人,我觉得是高尚的人。对于那些投身理想,乃至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的人我总是怀着万分的崇敬。 我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到(即使是在我气血方刚的年纪),尽管我或许并不赞同其理念--所以我自认为是一个软弱的人。 不过我也不觉得李的选择有什么错误,甚至我觉得很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恐怕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--不选择堕落那就只好逃避,或者沉沦。所以在那样的背景下,如果是我,恐怕只能是被雨打风吹去了。陷自己于矛盾之中,既关心政治,又不愿涉及其中。或者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空谈政治,却不愿付之行动;或者有所行动,但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。这恐怕是个性中的缺陷吧!


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个人的命运总为时事所左右,彷徨,苦闷乃至沉沦。 哪里是心灵的出路?

往往少数人的意志会影响大多数人的命运,对我而言这一点不论是民主社会还是专制制度下,都是如此,差别也只是量的差别,而非质的差别。作为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不过如同蝼蚁。这样一来,一个结果就是对于现实社会的极度失望,恐怕只有共产主义才符合自己的理想了,只是却无法相信能够实现。有时觉得自己很可笑,我想这些干什么呢?或者说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成立的命题。对于一个不成立的命题,所有的想法都是只能是胡思乱想了。唉! 真不知我在想什么?

还没有结束的故事
每当我读那些发生在1949年之前的故事,不论结局如何,都会让我感到沮丧。 多年的战乱虽已结束,可是随后的中国并不太平,反右,文化大革命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。 生活仍将继续,悲剧仍将一幕幕上演,故事里的人物还要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,心里就会很难过。对于个人处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深感无奈。

多灾多难的时代啊!还有无奈的人生!